|
時 期 |
西 元(年) |
重 大 紀 事 |
第一個台灣農會
(台北三角湧組合) |
1900 |
爾後各地陸續成立專業性組合 |
1907 |
台灣總督府公布台灣農會規則及施行細則 |
合併十個廳農會 |
1908 |
農會改組為法人團體 |
改為五州三廳農會 |
1920 |
各種農民組織有二、0三八單位,屬單級制
(如畜產會、組合) |
台灣農會令 |
1937 |
公布台灣農會令廢止台灣農會規則及施行細則,樹立省縣二級制農會 |
省農會成立 |
1938 |
省農會以州廳農會為會員(官辦組成) |
省縣市三級制農業會 |
1944 |
台灣農業會令合併農業組織如信用組合、畜產會、青果組合、米穀、肥料農機具等組合成立農業會為綜合功能組織
配合經濟統制合併為農會 |
1945 |
台灣光復 |
備註:
早期街庄(鄉鎮)組合,是民間組織
一九00年三角湧
一九0一年 新竹和尚州、彰化
一九0二年 台北、深坑、桃園、台中、台南、鳳山阿猴
一九0三年宜蘭、斗六、嘉義、恆春
一九0八年合併十個廳農會
一九一一年澎湖、花蓮
省州廳農會是政府附屬機構
日本台灣總督府總務部長兼台灣省農會會長,州廳街庄行政首長兼各級農會會長

http://www.farmer.org.tw/about.aspx?id=13
|
農特產:
康健飲品: 牛奶
酒: 神農酒
其他: 蓓麗兒面膜,月曆,蓬萊麵
保健養生: 農好納豆紅麴,黑蒜精
|